设计学院以“党建引领+专业赋能”为核心理念,将一站式社区建设作为育人阵地,通过红色艺术创作、传统文化宣讲、乡村振兴服务等多元化活动,创新打造“红色文化传承、专业实践服务、党员先锋引领”三位一体社区育人模式。一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:构建“三维联动”责任体系
(一) 党总支统筹谋划,把牢政治方向
学院党总支将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列为年度党建重点,成立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领导小组,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,学工办、教学办、各教研室协同联动,建立“党建+专业+文化”协同机制。通过每月联席会整合资源,支持“红色剪纸非遗工坊”建设,配备专业设备与导师团队,实现多部门联动共建。
(二) 深化理论武装,夯实思想根基
设计学院打造“一站式”社区党性教育矩阵,以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为育人阵地,开展“党的理论青年说”“红岩精神进宿舍”等品牌活动,推出毕业生廉洁教育“剪廉纸、写廉言、走廉路”特色项目。实施“书记进社区”计划,开设《红岩精神与青年担当》专题党课,党政领导带头组织红色读书会,推动思政教育从会场走向学生社区,构建浸润式育人新格局。

设计学院在社区开展党的理论学习系列活动
二、深化多元协同联动,打造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
建立学工办牵头、教学办支撑、教研室协同的“三办联动”工作体系,引入非遗传承人、企业导师等校外资源进社区,打造“校-地-企”协同育人平台。通过“非遗工坊”等活动促进专业教育与“一站式”社区服务融合,并成立辅导员+专业教师+学生党员社区发展委员会,建立诉求-研讨-反馈闭环机制,提升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实效。
三、夯实社区治理根基:推进“三融三强”工程
(一)组织融合强堡垒
创新融合“学院——年级——班级”与“学院——社区——寝室——学生”党组织和团组织管理体系,实现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全覆盖。按“专业纵向+楼层横向”划分网格,由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“双带头人”担任支部委员。学生党员要在二级学院、学生社区进行“双重组织生活”。推行“党员宿舍1+N”联系制,1个党员宿舍辐射带动周边5个普通宿舍,开展“星级文明宿舍”评比。推动组织建设进公寓、思想引领进宿舍、成长服务进社区,形成全覆盖、立体化的党建育人矩阵。

学生党员深入宿舍开展帮扶活动
(二)先锋融聚强引领
学生社区设置党员接待室、党团活动室,实施学生党员“双亮双进”工程(亮身份、亮承诺,进宿舍、进社区),构建党员责任区网格化管理体系。通过创建“党员示范宿舍”、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学生党员主动亮明身份,定期深入宿舍开展理论宣讲、学业帮扶、文明督导及安全教育,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宿舍,营造“党员带全员、一室带全楼”的示范效应,推动社区党建与学风建设互融共促。学院创建“党员示范宿舍”21间,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21个,学生党员覆盖率达100%。

开展党员宿舍挂牌活动
(三)机制融优强质效
实施党员服务积分制,制定《社区党员积分考核办法》,党员100%进社区双报到,将志愿服务、理论学习、社区贡献等、标兵宿舍创建等纳入党员考核,激发先锋作用。使社区党员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推动学生党员亮身份、践服务、树形象,实现社区党建吸引力与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双提升。
四、培育社区党建品牌:构建“四位一体”育人矩阵
(一)“红色剪纸”思政育人品牌
学院依托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成立红色剪纸工坊,发挥艺术专业优势,创新“红色文化+非遗技艺”融合模式。学生党支部牵头开展主题创作,以党史故事、英雄人物为素材,举办红色剪影社区展览,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新载体。

红色剪影社区展览
(二)“文化传承”实践育人品牌
设计学院依托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平台,组建学生党员传统文化宣讲团,通过讲座、展览、互动体验等形式,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和乡村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活动,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。
宣讲团赴社区开展宣讲
(三)“设计赋能”服务育人品牌
设计学院创新打造“党建+专业+实践”育人模式,依托学生“一站式”社区平台组建学生党员乡村振兴设计服务队。团队深入乡村开发特色农产品包装,并开展“非遗直播助农”行动,设立党员先锋岗推介非遗产品。项目实现专业教育、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三融合,获《中国教育报》报道。
(四)“先锋领航”榜样育人品牌
构建“国奖党员分享会——毕业生党员返校行——优秀党员成长档案”三维一体党员示范引领体系, 在学生“一站式”社区开展“我与党员学长面对面”活动,设计学院通过“职引未来辅导员工作室”“创新创业导师团”赋能学生成长。

国奖党员分享会、党员校友返校行等活动
设计学院以党建引领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,创新“红色铸魂+专业赋能+服务扎根”模式,持续丰富活动内涵,推动一站式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供稿:设计学院学工办
审稿:卓坤